作为推动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国际氢能谷”正式启动。这也是上海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的一个特色产业园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际氢能谷”首期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目前已集聚20余家氢能企业。国际氢能谷由临港集团牵头开发运营,依托新片区的制度创新和氢能场景优势,致力于推动氢能制、储、运、用等全产业链发展。
“氢能产业链非常长,前景非常广。国际氢能谷希望通过在材料、装备方面的突破,尽快实现整个氢能产业成本的下降。”9月28日举行的2022临港新片区氢能大会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李向聪接受采访时表示。
公交领域全部氢能化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和战略地位。
“预计到2060年氢能将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20%,成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表示,双碳目标将全面重塑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建设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创新高地的新引擎和增长极,氢能产业起步于2016年,以上海交大技术转换为基础,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氢能整车、发动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高端装备、场景应用、基础设施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临港吸引了康明斯、氢晨、治臻、唐锋等大量优质氢能企业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态势初显。
林忠钦说,上海交通大学在临港新片区建设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中上海治臻2016年落地临港,目前成为国内最大的金属双极板供应商。上海交通大学高校科研团队孵化出来的上海氢晨在燃料电池领域突破核心技术创新,已逐渐成为行业标杆企业。
根据《临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2025年临港氢能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亿元,成为国内氢燃料汽车产业研发策源地和高端制造区,产生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解决行业内的“卡脖子”难题,推动氢能车辆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加氢站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带动氢能产业在临港集聚发展,未来几年,临港公共交通领域将全部实现氢能化场景。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临港公共领域车辆的“氢能化”替换。“虽然推广成本会很高,但为了能为临港培育一批自主创新企业,我们愿意坚定信心走下去。”
李向聪说,今年计划替换102辆氢能公交、12辆中运量车。未来几年则会逐步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客流的一些情况逐步进行替换。
此外,集卡、渣土车、通勤班车等也是临港氢能产业巨大的应用场景。
李向聪表示,临港拥有4万辆集卡、2000辆渣土车、几百辆通勤班车,将来会推动出台包括集卡司机加氢便利化等举措来推进应用。当天的氢能大会上,一批氢能中运量、公交、渣土车也进行了交付。
产业链进一步集聚
除了扩大应用场景,如何推进临港的氢能产业进一步驶入“快车道”?
吴晓华表示,临港新片区未来将坚持高端聚集,打造硬核产业链条,聚焦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堆的技术研发,聚焦涉氢材料的技术突破,推动氢燃料电池辅助系统优化,发展绿氢装备。同时坚持创新策源,打造前沿核心技术。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重点布局电解水制氢及氢燃料高效储运技术,打造上海市氢燃料电池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坚持示范引领,打造独特场景应用。加快氢燃料电池场景示范应用,加快加氢站布局建设,构建氢气供应体系,保障氢源供应等。
为保障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临港搭建了“十个一”产业保障体系:
“一个工作专班”统筹氢能产业战略发展;“一个产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一组政策创新”提供制度突破和政策支撑;“一个承载园区”保障专业化承载空间;“一组场景需求”确保公交、渣土、集卡、通勤班车等市场需求;“一组基础设施”搭建多元化氢气供应体系;“一批产业基金”加强金融资本赋能;“一组运营平台”搭建氢能购车平台;“一个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一组朋友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天,氢能产业发展基金、上海市储氢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正式揭牌。
临港新片区氢能投资基金是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集团、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联合共同发起设立的,投资领域覆盖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及相关领域。
上海市储氢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依托于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以“计量测试、评估评定、标准研究、计量校准、技术开发”为主要功能,建设 “三全一前”的储氢装备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平台,助力我国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会上,21个氢能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总投资额约85亿元,涵盖制氢装备,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研发检测功能性平台等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多个领域,推动产业链进一步集聚。
比如,中国石油集团计划投资20亿元,在临港建设中国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重点开展研发固态金属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储氢瓶、高性能质子交换膜、光伏膜、钙钛矿、碳纤维复材等新材料。国家电投将在临港新片区注册成立国电投长江绿氢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项目在临港打通氢能“制储加用”产业链上各环节,为临港打造清洁高效、稳定可靠的供氢体系;上海氢测技术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在临港建设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为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企业提供优质的试验验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