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迪王”比亚迪(002594)、“宁王”宁德时代(300750)供货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供应商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日联科技”)上会在即。


(相关资料图)

日联科技原是一家新三板公司,2017年8月起终止挂牌。2022年6月,公司转道科创板,此次上市拟募集资金6亿元,计划用于X射线源产业化建设项目、重庆X射线检测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而截至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为6.16亿元,也就是此次IPO募资足以“再创造一个日联科技”。

图源:招股书

乘着新能源“东风”,日联科技近年来迅速发展。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以下简称为“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2亿元、3.46亿元、2.05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831.84万元、2137.62万元、5081.59万元、2108.01万元。

那么,日联科技能否顺利圆梦?

图源:招股书

大客户宁德时代突击入股

宁德时代对于日联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宁德时代2019年、2021年、2022年1-6月分别为日联科技第一大、第三大、第一大客户,主要销售内容是新能源电池X射线检测装备,销售收入分别为867.82万元、2548.86万元、2003.7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82% 、7.36%、9.77%。

或为进一步绑定双方关系,2021年8月,宁德时代以4860万元认购日联科技的新增注册资本289.43万元,对应持股比例4.86%,为本次发行前第五大股东。按照日联科技上市申请获受理时间2022年6月倒推,宁德时代已经构成突击入股。

这有两个情况值得注意:一是获得宁德时代加持后的日联科技,投后估值达到10亿元,而日联科技本次选择的上市标准则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那么,如果没有“宁王”力挺,日联科技是否还能摸到上市的门槛呢?

二是宁德时代入股后,日联科技对宁德时代的销售毛利率明显下降,2019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46.79%、16.46%、15.59%,累计降幅超3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也低于同一时期,日联科技对除宁德时代和欣旺达(300207)外的新能源领域其他前五大客户的毛利率,分别为43.94%、40.8%、43.45%。且宁德时代2019年向日联科技采购800余万元产品后,2020年再无往来,直到2021年入股后才重启合作且合作金额飙至2000万元以上,这也颇显蹊跷。

图源:招股书

对此,日联科技解释为,公司向宁德时代销售无核心部件的X射线检测装备毛利率较低,向宁德时代销售毛利率的变动系公司综合考虑市场竞争、业务拓展及设备配置等因素所致。

那么,宁德时代的入股是否存在使日联科技突击达到上市门槛的情况?双方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日联科技又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保证与大客户兼大股东的交易价格公允?

身兼三职的奕瑞科技

报告期内,日联科技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X射线源、探测器、外购标准件、外购定制件等。除了滨松光子、赛默飞世尔这样的海外供应商外,奕瑞科技可以说是颇为重要的本土供应商之一,报告期内采购金额分别为398.38万元、1093.61万元、2382.19万元、1726.86万元,采购占比分别为4.73%、8.83%、10.24%、10.92%。

不过,日联科技与奕瑞科技的关系也相当复杂。日联科技称,由于奕瑞科技实际控制人之一的近亲属控制或参股的两家企业分别持有公司5.29%、2.30%股份,因此,奕瑞科技为日联科技的比照关联方,双方之间的交易比照关联交易披露。

奕瑞科技还是日联科技所列的核心部件类可比上市公司,奕瑞科技主要产品为数字化X线探测器,为X射线检测设备核心部件之一。

主要供应商的身份复杂也注定了日联科技与奕瑞科技的交易往来或存多项疑点:公司为何要向竞争对手采购商品?作为比照关联方的交易价格公允性又如何?

对此,日联科技表示,公司与奕瑞科技之间的交易价格通过商业谈判进行确定,价格公允,不存在通过交易损害公司利益或向公司输送利益的情形。

研发费用不及销售费用

既然拟于科创板上市,那么日联科技的科创属性自然受瞩目,最为直观的体现则是研发费用。

报告期内,日联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1324.38万元、1695.49万元、3242.42万元、2566.29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89%、8.46%、9.37%、12.51%。

但报告期内,日联科技在销售费用的投入上也并不低,且销售费用一度高于研发费用,分别为2033.87万元、2634.47万元、3954.93万元、2407.12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3.65%、13.15%、11.43%、11.73%。

图源:招股书

若置于可比上市公司中,日联科技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销售费用率则高于行业均值。比较罕见的是,相较于正业科技(300410)、奕瑞科技等同行历年研发费用率均高于乃至数倍于销售费用率,日联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却不及销售费用率。

图源:招股书

图源:招股书

上述现象或许正反映了,日联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占有率也弱于同行,因此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去开拓市场。比如人员配备方面,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销售人员208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3%,占比也最高;而研发人员为154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另一方面,这无疑也让公司的科技实力蒙尘。

图源:招股书

针对上述相关疑问,和讯财经曾发送邮件至日联科技IR邮箱,截至发稿,并未取得公司回复。

(责任编辑:张星钰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