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9日,Facebook母公司Meta创始人、CEO扎克伯格在致员工信中宣称,决定将团队规模缩减13%,全公司裁员11000人。

扎克伯格同时表示,为使公司更精简高效,还将采取额外措施,通过削减可自由支配的开支,并将冻结招聘的时间延长至2023年第一季度。

此次裁员是Meta成立18年来的首次大规模裁员,也被认为可能是2022年科技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


(资料图片)

开启万人裁员

关于Meta是如何走到大裁员这一步的,扎克伯格认为他本人应该担负责任,并为受到裁员影响的人感到“非常抱歉”。

扎克伯格表示,在疫情、宏观经济衰退、竞争加剧和广告业务损失的多重背景下,公司收入远低于预期,在新环境下,公司需要将更多资源转移到少数优先增长领域,确保应用家族和元宇宙都能高效运营。

扎克伯格内部信

据Meta前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公司已在美国、英国、爱尔兰和加纳等地裁减员工。被解雇的员工有产品设计师、招聘人员、工程师,以及一些在市场营销、Meta现实实验室和虚拟现实设备Quest部门工作的人。

对于被裁员工,Meta将赔偿4个月的基本工资及每任职一年额外2周的工资,此外公司还将补偿所有剩余带薪休假时间,每个受影响的人都将得到2022年11月15日的股权奖励等。

扎克伯格称“裁员是最后的手段”,此前Meta已尝试从缩小办公空间、冻结招聘等方面削减成本支出,此类成本改革还将在未来几月持续,何时恢复招聘也将视业务表现、运营效率和其他宏观经济因素而定。

一位声称“人生第一次经历大裁员”的Meta前员工表示,不太清楚裁员的标准是什么,但13%的裁员比例似乎低于最初预计的裁员15%~20%,该员工发出疑问:这一轮裁员是否仅仅只是一切的开始?

Meta前员工的猜测

元宇宙的锅?

2021年10月28日,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改名为Meta,作为“下一个篇章”的开始。一年后的今天,Meta就为转型付出了惨痛代价。

事实上,Meta太早将元宇宙视作发展目标并不被外界看好。

元宇宙是一个被‘一夜曝光过度’的概念,条件还很不成熟。一些鼓吹元宇宙的人会把VR、AR、数字人、AI等技术都放到元宇宙的范畴内以夸大对元宇宙未来的期待。”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随着网络、算力的提升,这些技术会不断改变、推动已有的网络应用变革,而不是提出全新的元宇宙产品,或新的元宇宙世界。”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并不看好Meta能快速转型成功。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深有同感:“虽然可以理解Meta作为头部在人口红利消退后试图找到一个新的概念去支撑企业发展,但现阶段的元宇宙还是概念多过实操,明显无法提供这种支持,期望它带来过高的资本附加值,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于是Meta发现自己置身窘境——新业务难见起色,主营业务也撑不住了。8月份涨价后,Meta的拳头产品Quest 2的三季度销量下滑52%,涨价策略没能奏效,Reality Labs部门三季度营收降至2.85亿美元,同比减少近50%。同时,占Meta总收入高达98%的广告收入,在三季度营收也同比下滑3.7%至272.4亿美元。

总体看,三季度Meta总营收277亿美元,同比减少4%;净利润44亿美元,同比下滑52%,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净利已连续4个季度下跌。Meta市值也于年内蒸发近7000亿美元。

2022年以来,美国科技行业集体步入“寒冬”:社交巨头Snap裁员20%,网约车平台Lyft裁员13%,推特裁员50%,亚马逊、苹果冻结招聘……但不同于其他可以用“寒冬”来解释经营困难的同行,Meta走到这一步,元宇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罪魁祸首。

“Meta裁员是意料之中。”张毅向银柿财经表示,“但单纯裁员无法帮助Meta走出困境,一味自我感觉良好,而背离消费者需求,无益于发展。”张毅认为,“最重要的是弄清‘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再在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加大技术拓展,提升效率。”

关于“如何前进”,Meta好像还是没有具体计划可参照,只是再次表明坚持元宇宙的决心,“我们做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我们将走出这次衰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更有韧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