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据市场的概述
商业汇票(以下简称票据)是指由付款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新世纪以来,票据市场发展迅速,2015年全国金融机构商业汇票累计承兑量和累计贴现量分别为22.4万亿元和102.1万亿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17.5倍和55.8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7%和33.3%;2016年和2017年受票据风险事件频发、监管趋严以及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响,票据市场回归理性发展,全国金融机构商业汇票累计承兑量分别为18.1万亿元和14.63万亿元,同比分别回落19.2%和19.17%;累计贴现量分别为84.5万亿元和59.34万亿元,同比分别回落17.2%和29.78%;2018年票据业务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累计承兑和贴现分别为18.27万亿元和9.9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4%和38.83%;2019年票据业务持续稳步增长,累计承兑和贴现分别为20.4万亿元和34.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1.6%和25.5%;2020年票据业务继续增长,累计承兑和贴现分别为22.1万亿元和4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8.33%和17.78%;2021年票据业务依旧维持增长态势,累计承兑和贴现分别为24.2万亿元和4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6.3%和13.7%。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结算和投融资工具,其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票据作为经济贸易往来的一种主要支付结算工具,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兼具信用增级、延期支付和背书转让三大优点,为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提供了极大便利和支持。2021年票据承兑余额为15.0万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29.41倍;2021年企业票据背书金额为5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9.84%;2021年用票企业家数为318.89万家,同比增长17.72%,用票金额为95.72万亿元,增长15.75%,用票企业大幅增长,票据接受度进一步提升。
2.票据业务可以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渠道和低成本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票据贴现与普通贷款相比其融资成本往往较低,且流程简单、获得资金周期短,特别是对于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银行承兑汇票所具有的银行信用、放款速度快等特点,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2021年小微企业用票金额为69.10万亿元,占比72.19%,用票家数为314.73万家,占比98.70%,票据业务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重要渠道。
3.票据业务是银行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票据资产兼具资金和信贷属性,且具有较好流动性,成为银行信贷规模调节和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票据承兑业务和贴现业务可以为银行带来承兑保证金存款和贴现资金留存,为银行主动增加存款提供抓手。票据业务还可以给银行带来承兑手续费中间业务收入、贴现利息收入、转贴现利差收入、回购利率收入以及再贴现低成本资金,为银行扩盈增效、调整收入结构开辟新路径。
4.票据资产逐渐成为投资和交易的重要标的。由于票据资产风险相对较低、收益可观,逐渐成为理财产品和资管产品重要的基础资产,从而银行、信托、基金、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以及企业、个人均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了票据资产投资链条为规范标准化票据融资机制,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该办法于7月28日正式实施。截止2020年末,共有16家金融机构创设发行标准化票据58只,总规模达到61.73元。随着票据市场的深化发展和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参与,票据资产的交易功能不断增强,票据经营模式也从持有生息为主向持有与交易获利转变,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提高,票据交易也逐渐成为货币市场重要的交易类型。央行224号文进一步放开了票据市场参与主体,证券、资管产品等非银金融机构可参与票据交易,2021年票据交易量达到69.91万亿元,同比增长9.09%。
5.票据的调控功能进一步深化。票据再贴现业务是央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兼具数量型和价格型双重优势,可以调控市场资金面、调节信贷投向、引导市场预期,也是定向支持民营、小微、绿色、创新等国家鼓励性领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021年再贴现余额为5903亿元,同比增长2.06%。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货币政策对精准有效的要求不断提高,票据再贴现的调控功能将进一步深化。票据除了再贴现调控功能外,在贴现、转贴现及回购业务上也随着市场发展和业务发展及利率变化,具有阶段性的调控作用,在近几年票据利率一些阶段性的变化,就可以明白其中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票据市场稳健规范发展,未来对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服务实体经济,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金融效率,深化金融改革,必将发挥更为独特的作用。
二、中国票据发展指数的的概念及意义
中国票据发展指数是通过对系列指标体系进行数量处理构建出一个旨在反映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状况与结构变化情况的指数。它还至少包括了中国票据生态指数、中国票据金融指数、中国票据价格指数、中国票据创新指数和中国票据风险指数等二级指数。
构建中国票据发展指数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可以量化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划分发展阶段,研究和评价历史的发展轨迹,进而规划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政策;二是票据业务对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作用,票据生态指数可以准确判断全国以及各个地区票据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制定适合经济发展要求和区域发展特点的票据发展战略;三是票据市场作为市场化时间最早、程度最高的金融子市场之一,其活跃程度和参与度都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乃至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份,票据金融指数能够衡量票据市场化程度,以此判断金融市场化进程,从而为进一步推进票据市场化和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四是票据价格指数够衡量票据市场利率的总体走势,既可以成为市场参与者判断当前市场价位以及未来走向,也能为政策制定者或研究者提供市场资金、规模紧缺与否的参考;五是票据市场的活跃度高,新产品新业务层出不穷,同时监管政策也频频出台,创新与监管的博弈较为激烈,票据创新指数既可以测量票据市场的创新程度和创新冲动,又能使监管机构清楚了解市场发展和创新情况,从而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引导票据创新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六是票据的流动性较强,市场的参与主体多样,涵盖了企业、银行、财务公司、信托等等,票据风险指数通过测度票据市场的风险因素,综合反映市场的信用风险、欺诈风险等状况,并能前瞻性地预判部分系统性风险。
(作者为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肖小和、李紫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