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8.4%(前值5.6%),1-9月累计同比-6.6%(前值-8.0%),扣除留底退税后当月同比8.4%(前值9.3%);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5.4%(前值5.6%),1-9月累计同比6.2%(前值6.3%)。
核心结论:1、9月财政收入延续弱复苏、但结构分化,支出继续放缓。>一般财政收入延续改善,税收收入增速保持正增长,非税收入延续高增,但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已连续6个月负增长;财政支出继续放缓,基建、民生等主要分项支出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政府性基金收入大降,土地出让是主要拖累;支出放缓,主因专项债少发。2、往后看,稳增长仍需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短期有2点关注:>已发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限额的可能性。
(相关资料图)
报告正文:
1、9月一般财政收入延续改善,税收收入增速保持正增长,非税收入延续高增;财政支出继续放缓,基建、民生等主要分项支出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
>一般财政收入延续改善,税收收入保持正增长。9月一般财政收入1.51万亿,同比增长8.4%,较上月进一步改善(8月同比5.6%)。年内留抵退税任务基本完成,对财政收入的扰动消退。其中,税收收入1.11万亿,同比0.4%,较上月小幅回落(8月同比0.6%);非税收入4000亿,同比增长39.7%,连续四月大幅增长(6月以来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主要应与国企利润上缴等有关。Q3收入合计4.79万亿,同比增长2.2%(Q2为-28%)。
>税收收入中,四大税种表现分化,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连续6个月负增长。四大税种中,增值税同比6.7%,伴随留抵退税逐步完成,同比增速较上月进一步改善(8月5.7%);个人所得税同比11.2%,较上月小幅抬升,与同期就业数据表现一致;消费税同比-4.4%,增速由正转负,可能与同期汽车销量增速回落等有关;企业所得税同比-12.2%,较上月回落9.2个百分点,可能与前期原材料价格高企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等有关;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4.1%,降幅较上月收窄、主因基数贡献,已连续6个月负增长,指向地产市场仍低迷。
>一般财政支出继续放缓,基建、民生等主要分项支出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9月一般财政支出2.52万亿,同比增长5.4%、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支出进度来看,9月完成全年预算的9.4%,明显低于季节性(近三年同期均值为10.2%)。主要分项来看,民生方面,教育、社保支出增速放缓,分别较上月回落3.5个和7.0个百分点,卫生健康支出增速加快、较上月大幅抬升13个百分点,可能与疫情反复导致的防疫相关支出增加有关;基建方面,整体支出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0.3%、连续两个月负增,可能与多地疫情反复、财政支出后劲不足(今年财政明显前置)等有关,其中: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和交通运输支出增速均负增长,交通运输和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速回落幅度均较8月进一步走阔;债务付息支出增速回落至8.1%,年内预计仍有约3900亿的待支付利息。Q3支出合计6.2万亿,同比增长6.7%,较Q2抬升3个百分点,基建仍是主要投向。
2、政府性基金:收入大降,土地出让是主拖累;支出放缓,主因专项债少发
>收入端看,9月政府性基金收入5900亿,同比回落19.2%,基数继续走低的背景下,降幅仍较上月大幅走阔(8月-1.9%)。其中,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26.4%,较上月也大幅走阔(8月-4.9%),是收入端的主要拖累项。截至10月中旬30大中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1%,百城土地成交总价值同比-47.9%,均指向土地出让形势仍不容乐观。Q3土地财政对政府性基金拖累仍较为明显,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1.79万亿,同比-18.3%、延续负增。中性情形下,预计全年土地出让收入增速-20%左右,对应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为-15%左右。
>支出端看,9月政府性基金支出7300亿,同比减少40.4%,较上月大幅回落。拆分来看,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34.2%、较上月进一步回落(8月-31.5%)。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后,支出增速为-48.9%、较上月由正大幅转负(8月32.3%),与我们此前判断一致,主因专项债对政府性基金支出的支撑力度减弱。Q3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2.55万亿、同比转负至-14.2%,主要与财政前置发力有关。往后看,10月专项债务结存额度发行完毕,将对后续支出形成一定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回落幅度可能有所收窄。
3、往后看,稳增长仍需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短期有2点关注:已发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限额的可能性。自8月以来,6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8000亿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额度已基本发完,5000多亿地方专项债务结存额度也有望10月底发完,后续重点是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进而拉动有效需求,可跟踪两类指标:财政存款变化;水泥、沥青、挖掘机等中观指标。此外,过往经验看,11月或12月有可能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
风险提示:疫情、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作者为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穆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