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小行者都热衷文化游学,每位小传人都“认领”一项非遗技艺,每位小画家都拥有一本署名绘本,每位小玩家都发掘出专属的“文博锦囊”……在江苏张家港,孩子们实现这些令人赞叹的“小目标”,并不是通过特殊培训或加练,而是源于当地推出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从孩子们争相分享快乐的状态中,不难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张家港各类文化场馆,俨然成为最受居民认可的新型成长空间,彰显出张家港文化主管部门对于新时代青少年成长的担当作为。

2021年底,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市教育局,创新思路、精心策划了“5+2”馆校研学联动项目(简称“5+2”),并持续开展系列活动。“5+2”馆校研学课堂是指文化场馆和学校利用学生在校5天放学后的2小时,以文化场馆服务送进学校、学生走进文化场馆等形式,以公共文化场馆高质量的社会教育项目,开展趣味十足的文化实践活动,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打通育人资源 双向赋能

跟着“5+2”馆校研学地图、组织文化游学路线,绘冬奥、逛展览、学知识……冬奥临,张家港孩子们的日程早就排满了。走进公共文化场馆、景区文旅融合点,各类冬奥普及特展和冬奥主题作品征集颇受欢迎。在轻松有趣的旅途中,孩子们已掌握了不少冬奥知识,对冬奥更加期待。

“嗯唷斫竹,嗬哟嗨……嗯唷逐肉,嗬哟嗨!”当流传几千年的河阳山歌从教室里传出来,同学们已经踏上了新一轮文化体验之旅。歌声未散,走进另一间教室,同学们正专心地摆弄手中的火针,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制作烙画。远处的操场上,一排身影数着一、二、三翻起跟斗。孩子们都自称小小传承人,一个个暗暗努劲儿要把家乡的“绝活儿”学好。

正如发生在张家港市中小学的这一幕幕所映照,将文化职能进一步摆进青少年美育大局,正是张家港文化主管部门的发力点:以创新文教合作、馆校联动机制,夯实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力共识,找准公共教育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链接点,支持学校课后服务,整合文化教育资源,系统再造符合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新需求的学环境。

定位新阶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于2021年11月22日,联合张家港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推动文教结合“5+2”研学课堂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各镇(区)文体中心、各类特色文体场馆等场地设施机构,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优势,紧密围绕在校学生课后服务,因地制宜开设阅读体验、展览展示、文艺培训、艺术普及、非遗传承、传统文化赏析等特色文化实践课程。

文教合作,双向赋能,助力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据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顶层设计开始,通过推动文化、艺术与素质教育的协同,以文促教、以教促文,双向服务、双向促进成新常态。目前,张家港先行先试的五所学校已着手推进改革,与最大化文化场馆公共教育职能深入融合,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这段时间,孩子的表现更好了,还时常问几个超出我知识范围的问题。没想到,公益的文化服务,比以前耗资不菲的培训课程更见效。”市民吴雨告诉笔者,参与“5+2”以后,全家对文化场馆有了新的认识,盼望继续深入。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参与解放了教育的思想,家庭能够重新分配财力和精力,愈感生活美好。

打好资源配合 精准供给

在张家港期举办的文化市集上,有一套绘本格外抢手,令人惊叹的是,它们既非世界名家所著,也非专业作者所画,而全部是当地中小学生的原创作品。作为绘本集纳地的张家港市图书馆,为此做了许多工作。结合读者需求调研,该馆将“绘本阅读实验基地”设在中小学,以“原创绘本创作”为抓手,发掘培育了众多绘画“小天才”。目前,已有57位小画家的作品付梓“出版”,其中不少作品还转化为丝巾等衍生品,持续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此外,该馆还依托馆校联动,将“一本书的奇妙旅程”“神奇的中草药”“趣玩机器人”等活动,纳入中小学点选的课程清单中,不断创设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知识服务。

事实上,小小少年能体验“出书”仅是张家港精准供给、激活馆校共育活力的一个缩影。除全面对接市、镇、村中小学,张家港还鼓励各级各类文化场馆,结合自身特点,既在工作日和节假日推出服务“菜单”,又为在校学生“量身定制”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服务项目。

高品质的文化资源对接正在革新的教育体系,“5+2”扎实推进,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和学校资源,以“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绘就了文教合作新格局。一方面,文化场馆分级“菜单式”特色文化实践课程,吸引学校师生以点单方式体验文化场馆服务;另一方面,文化场馆进一步整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设计定制化、个化、特色化公共教育项目,以搭建社团、文化配送为载体,与学校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展示、文艺交流等活动。

倍增效应很快产生。“5+2”实施仅一个多月,张家港全市各级文化场馆服务项目总数已逾百项。由此,张家港市图书馆不仅是在校学生自主阅览、查找资料、课题研究、科普活动的首选地,更是文化创意的研发地;市博物馆的微型“剧本游”、市美术馆的美学课堂等活动,充分考虑了青少年的学特点和知识获取惯,产出了青少年专享的“文化大礼包”;市文化馆课后“小小主持人”“少儿话剧团”等项目报名常常“井喷”,青少年已成为文化志愿活动的“新生代”。

即便是乡村的文化场所,文化效能也十分凸显。永联村“农耕文化园”已转型为在校学生课后研学活动基地,鲜活的农艺、陈旧的老物件、魔术般的非遗竹编、富有创造感的泥塑陶艺,无不吸引学生们乐而忘返。

打赢质量之役 以文化人

或是走进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或是倾听革命老兵讲述红色故事,或是参与红色文艺汇演,或是担当红色历史小小讲解员。刚刚过去的一年,最让张家港青少年受益的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系列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5+2”牵引各文化场馆充分发挥德育阵地宣教功能、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基地的阵地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红色教育活动,党史学教育与文艺创作相结合的宣教模式,激扬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

“5+2”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美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贯穿其中,以项目式、探究式、体验式、沉浸式等形式,增强课程活动趣味和生动。张家港围绕“趣玩”,组织开展非遗大课堂、快玩无人机等系列活动,打造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体验课堂;围绕“乐学”,组织开展科普小课堂等系列活动,打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延伸课堂;围绕“畅游”,组织开展文博场馆深度游等系列活动,打造创新思维、激发潜能的行走课堂;围绕“艺享”,组织戏剧表演初体验等系列活动,打造启迪心扉、熏陶气质的实践课堂。围绕“启智”,组织文艺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多主题、多形态的文艺公教课程,打造实践育人、特色鲜明的馆校课程;通过数字图书馆、增强现实(AR)技术和蓝箱数字摄影棚等项目,让孩子们直观体验文化科技的奥妙,催生更多奇思妙想。

在实践育人理念支撑下,“5+2”构建起未成年人成长共同体的创新实践,把课后服务变为引导青少年观察世界、自主学、发现自我的关键一环,让青少年与文化场馆的每一次“亲密接触”都收获满满。难怪家长们好评不断:“以前是费半天力劝孩子去文化场馆,现在是孩子带着我们逛文化场馆,真是体验到从焦虑输送型到快乐陪伴型的大转变。”

课外空间的拓展,回归的是以文化人的初心。据了解,张家港市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精心设计项目内容,全力打造特色课程,计划出台公共文化场所课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文化场馆课后服务导则,面向未成年增设普惠、基础研学服务,加快建设课后服务示范基地和项目,文教合作、馆校联动,让青少年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常效化,更具文化味、吸附力、惊艳值。(宾 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