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2022年的初雪让北京城里银装素裹,一派瑞雪兆丰年的节日气氛。人们在喜迎北京冬奥会的同时,还可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一起踏雪寻“梅”。
1月2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梅兰芳纪念馆、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梅澜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对公众开放。展览展出实物近400件(套),图片近600张,通过“群英谱京韵”“梅秀出世家”“梅占百花魁”“梅馨缀玉轩”“梅香传万里”等8个单元展示梅兰芳艺术人生的相关珍贵文物文献,全景式展现梅兰芳身处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让广大观众近距离感受一代艺术大师的个人魅力和道德风范,细细品味蕴含在梅派京剧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力量。
京剧是一种极具审美的艺术表达形式,素有“国剧”之盛名。自徽班进京以来,花雅竞艳,徽汉合流,渐以“皮黄”作为主要板式,兼容昆腔、吹腔、拨子、南锣等地方戏曲腔调之菁华。此后200余年间,中华大地梨园春盛、剧目如林、名家辈出,其中尤以梅兰芳开创的梅派艺术长开不谢、名扬海外。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表示,梅兰芳是20世纪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梅兰芳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并在党的培养和领导下,最终实现文化自信的人民艺术家。“此次展览从策划、立项到开展,经历了一年半多的时间,希望展览更为全面和系统地展现梅兰芳的艺术和人生,让人们看到一个更为立体和可亲可敬的梅兰芳。”刘祯说。
走进展厅,绘制了同治、光绪时期13位知名戏曲演员的剧装画像《同光十三绝》映入眼帘。画作体现梅兰芳祖父梅巧玲所处时代的戏曲发展生态,既是对京剧历史的追溯,也是对梅兰芳家世介绍的铺垫。清代绘画作品《思志诚》则展现了梅巧玲所掌管的四喜班演出《思志诚》剧的风貌。当时的四喜班,以名旦众多著称,年末封箱戏常演此剧,场面热闹,极为叫座,梅兰芳早期亦曾演出过。
梅兰芳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编演了多部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对京剧表演、舞台、服饰、容妆、伴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经过不断的探索,梅兰芳将京剧旦行表演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在“梅占百花魁”单元中,梅兰芳设计改良并使用过的《霸王别姬》斗篷、《洛神》戏服等展品常令参观者驻足。
“梅兰芳先生既是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一位勇于创新的改革者。他设计和使用的大量戏服与传统戏服有巨大的区别,其着色、工艺、形式给人以文气、素雅的感觉。比如,梅兰芳改良的虞姬用古装上衣,通过改变服装颜色和加宽袖口的方式,使演出服装起到修饰身材的作用。这些戏服在当时既突出了戏中的人物形象,又引领了当时的风尚潮流。”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策展人诸葛英良说,“梅兰芳先生在绘画、书法、诗词方面的造诣都体现在他的舞台艺术当中,其舞台表演风格雅致,不偏激不造作,像玉石一样温润,符合中国传统审美。”
“缀玉轩”是梅兰芳早年居所的雅称,既是一个物质空间,也是一个文化空间,承载着梅兰芳的意趣,培塑着梅兰芳的精神,成为梅兰芳文化符号。“梅馨缀玉轩”单元通过大量梅兰芳使用过的物品展现了这位艺术巨匠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修炼。其中,梅兰芳收藏的两箱鸽子哨就格外引人关注。青年梅兰芳用养鸽子、观察鸽子在空中飞翔来锻炼眼睛神采,“养鸽子”既是梅兰芳提升自身艺术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他热爱生活的一种情趣。梅兰芳晚年工作繁忙,这些鸽哨便成了他闲来常常把玩的爱物。
“梅香传万里”单元中的珍贵展品让参观者全面了解梅兰芳是如何成为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先行者。其中,《梅兰芳游美日记》是梅兰芳1929年12月访美演出时所记的日记,由梅兰芳秘书李斐叔执笔,详细记载了梅兰芳从筹备到去美国演出的经过,也是梅兰芳生活史和心灵史的真实折射。自1919年首次迈出国门,梅兰芳先后到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演出,不为稻粱计,而以弘扬文化为重,使中国戏曲艺术渐被海外戏剧界了解、认知和接纳,彰显出其高度的文化自觉。
“梅报万物春”单元展示了《参加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稿》手稿和《梅兰芳自传》《舞台生活四十年》手稿等珍贵展品。梅兰芳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自从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以来,在党的极大关怀和教育之下,使我理清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革命的伟大胜利,祖国的伟大建设和党大公无私地为人民、为整个人类谋福利的伟大措施,我深深地受到了感动,使我真正认识到党的马列主义的真理,也认清了作为一个艺术劳动者所应走的正确的光明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以文艺工作者、人民艺术家的新身份接受党的教育,不断改造自己,认真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观、世界观发生重要变化,政治觉悟不断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创排出最后一部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
“梅兰芳先生忠实地继承了传统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上推陈出新,适应时代变化,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变革的期待。”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开启了新的艺术人生,不仅积极到各地下乡为工农兵演出,还从事教学和艺术经历总结工作,将其艺术理论系统化,并创作了他最后一出大戏《穆桂英挂帅》,用自己的艺术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他的入党申请书是对党所有情感的书写,将全部热情投入艺术创作的事业和祖国的建设事业。“梅兰芳先生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无论是生活待遇、工作待遇还是党内生活,他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他以完美的一生,向我们示范了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单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