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文化和旅游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继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在内的20多个地方发布了省级层面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的文旅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它们有的瞄准“世界级”“国际化”的共同目标,也有人文、产业定位上的各自特点。本版选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3个典型地区的规划与范例,折射各地文旅规划所描摹出的“十四五”美好图景。
规划亮点“世界级”和“最北京”
2021年10月25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编制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北京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重要5年。
“十四五”期间,北京亮出了自己的“目标成绩”: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实现旅游收入9000亿元,市属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7500场,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0.39平方米/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全覆盖。
北京将立足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基本格局,打造“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一核”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一城”即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带”即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和建设,“两区”即推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其他国际化目标还包括:加快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和层级,全力推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为了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北京将推动建设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如国家美术馆、国家工艺美术馆等“文化重器”落户,将实施“城市文化会客厅”项目等。
为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之城,北京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规划建设,推动老字号非遗传承振兴与创新,支持非遗展示中心、传承工作室等建设。
为优化高品质旅游供给结构,北京将围绕中轴线申遗,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中轴线独一无二的壮美空间秩序;依托北京大学红楼、卢沟桥、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等重点革命文物载体,加快开发系列红色旅游产品。
为打造一批“最北京”的文化体验地标,北京将大力优化胡同、四合院等旅游线路,支持世界遗产类5A级旅游景区建成世界级旅游景区,做大做强京味特色餐饮品牌,优化升级王府井、西单、前门大栅栏等传统商业区业态;对奥林匹克中心、三里屯太古里、华熙LIVE等北京“世界级时尚旅游购物商圈”进行升级;一批传统北京礼物也将加快研发,并成为服务国事外交活动的“伴手礼”。
北京将推进京津冀文化旅游带和特色旅游协作区的建设,全面提升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一体化水平,建设以首都为核心、富有京畿特色的文化旅游圈。
范 例“数字中轴线”向世界张开双手
西城区是北京营城建都肇始之地,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今年也是西城区抓紧落实《北京市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之年。西城区正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高品质建设老城整体保护复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典范区。
目前,西城已经探索打造了“我在中轴修文物”“白塔夜话”两个全新的文化品牌,举办了首届“大都工匠”北京西城文物古建修缮技能技艺大赛。2022年,他们将进一步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讲好中轴线故事、文物故事、工匠故事,“我在中轴修文物”将运用“5G+8K”等技术对文物修缮现场进行“云”直播,实现文化遗产可读、可看、可听、可游,打造“数字中轴”。届时,游客可穿越历史,在万宁桥旁听刘秉忠讲述北京城的规划理念,看已消失的地安门人流如织,在景山之巅眺望北京中轴的气势恢宏。
西城区现有各类博物馆、展览馆以及“博物馆相当设施”共计83家,其中,备案注册的博物馆29家。对这些博物馆,西城同样将通过“扫码求实”“扫码听史”“扫码问事”等方式,实现“文物建筑可阅读”,并将在今年完成二维码牌安装在全区文物建筑的全覆盖。
规划亮点文化创新发展高地
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制的《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是新时代河北全面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顶层设计和基本遵循。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文化创新发展新高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样板、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和旅游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项目总投资突破5000亿元,同比“十二五”增长215%。那么,“十四五”时期,河北文旅业将如何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规划》提出了若干经济指标:到2025年,4A级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力争达到180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力争突破20家;山地旅游、滨海旅游、草原旅游、温泉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湖泊旅游等主题型旅游产品获得大力发展;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太行红河谷旅游区、唐山湾国家海岛旅游区等12个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聚集区;设立600个以上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打造10个文化和旅游名市、50个文化和旅游名县、150个文化和旅游名镇(文旅特色小镇)、500个文化和旅游名村;全省建成“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500座、群众文艺辅导基地5000个等。
《规划》提出,河北将主动融入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建“一体两翼六带”文旅空间布局——对接京津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体;南翼以雄安新区为核心,构建“雄安文化IP群”;北翼以张北崇礼冰雪旅游为核心,打造世界冰雪运动休闲产业集群;打造环京津文化和旅游带、长城文化和旅游带、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带、太行山文化和旅游带、沿渤海文化和旅游带、坝上草原文化和旅游带。
“除了数量,河北将更加重视质量,如着重提升景区‘文化含金量’、智慧化水平建设等。”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燕山太行山、草原天路和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沿线等旅游度假区将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河北将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彩色周末”等文化普惠活动;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物保护工作;培育“冀忆乡情”乡村旅游品牌、精品民宿、智慧田园、共享农庄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范 例张北崇礼的冰雪高地
崇礼小城因冬奥盛会而受到世界瞩目。优质的冰雪资源,让崇礼成为了中国冰雪产业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崇礼处于滑雪运动的“黄金带”,被国际雪联称为“世界上最适宜滑雪的地方”之一,成为了国内冰雪运动的又一个圣地,滑雪旅游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张家口被评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于2020年成功创建了崇礼国家级冰雪旅游度假区。
作为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举办地,张家口市已建成9家大型滑雪场,拥有各级雪道177条,占河北省雪道总数272条的65%;总长度164公里,占河北省雪道总长度186.62千米的88.2%;索道和魔毯70条,长45公里,形成国内最大雪场集群。其中崇礼区建成万龙、云顶、太舞、多乐美地、富龙、银河、长城岭7家大型滑雪场,万龙、太舞、云顶3家雪场入围“全国滑雪场十强”。在满足专业赛事的同时,也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范海刚 本报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本报记者 郑 洁 实习记者 王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