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多份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理应有所作为。作为乡村的重要文化力量,乡村教育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
笔者认为,乡村学校和教师要做最基础的工作,重新了解乡村、尊重乡村,了解农民、尊重农民。
古代中国以农耕开国、以农耕立国,创造并保存了农耕文明,在从事农业生产、与大自然的交往中,形成了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对生命本体的参悟智慧。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现代中国农村,依旧保持了农耕文化,与此同时也在创造新的文化。随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已发生变化,他们在劳作之余有了多样选择:看书、读报、上网、看电影、参加培训等,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新时代的农民开始在各大直播平台发布各种反映农村生活的视频,有直播卖货、广场舞等。李子柒的二十四节气视频,是现代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觉传播,之南语的乡村T台走秀视频,展现了农民的新舞台和新形象。乡村学校和教师要敏锐捕捉到乡村文化的新变,主动在校本课程中体现这些时代元素,把乡村悄然而起的现代化带入教育、带入课堂,让校本课程既流露出乡土风味,又夹杂上现代气息,使乡村教育内容带有农村、农业、农民特色的现代性。
乡村学校和教师,是乡村文化力量和知识群体的代表,要尊重农村的文化、尊重农民,利用教育手段,带领并教会学生守护乡村的文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愁是对一方山水的记忆,也是对一方文脉的情怀。不可否认,“人去村空”是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面对的艰巨挑战,乡村撤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乡村文化的留存与传承。教书育人于斯乡斯土,乡村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文化专长,编写村史,带着学生挖掘乡土特色文化,利用多媒体手段,记录乡村的风物与样貌,为从这里走出的人们,留下乡土记忆,这可以有效地保留乡土根脉的方式。因为在具身体验中,学生对故乡的记忆会更加牢固,对乡村的文化更加亲近,不忘乡土,将来反哺乡土。
在以上努力基础上还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让农民享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此心安处即吾乡。”要做到让农民心安,扎根在乡村,乐于留在乡土,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公平与均衡,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有关部门与机构,要正确认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并基于这种差异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城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在乡村教育实践中,还可以创新办学方式,进一步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乡村。比如,可以采取联办方式,联合高校共办乡村学校,将乡村学校打造成为高校的附属学校,参照免费师范生招生政策,在附属学校就读的乡村学生只要承诺大学毕业后还回归乡村,助力乡村建设,酌情给予一定的入学分数倾斜,从而提升乡村学生高校入学率,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还可采取名校托管方式,将乡村学校改建成城市名校的分校,实现乡村学校和城市名校同步管理、同步教学,真正把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乡村,推进乡村学校与城市名校的共建共创。可积极探索地方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区等模式,发挥地方教育集团办学的规模化优势,把乡村学校的建设纳入集团规划,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协同发展。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会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
(作者系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体育科研和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甘肃‘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体育发展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