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今年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4月19日表示,将在重点区域上突出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粗钢产量,在重点对象上突出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目标就是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2021年,在钢材需求旺盛的背景之下,国家首次提出要压减全年粗钢产量。这个被钢铁行业认为非常艰巨的任务在2021年底如期完成。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为10.33亿吨,同比下降3%,减量近3000万吨。

2022年初,关于今年是否要继续压减粗钢产量的讨论一直不断。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第一财经分析,国家明确继续压减粗钢产量,将之前的市场观望落到了政策实际压产目标上。在当前钢铁行业面临成本高企、需求偏弱、供给恢复、盈利收缩的局面下,产量政策方向明确对钢铁行业脱离窘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多位业内专家分析,继续压减粗钢产量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可以缓解供应压力,促使原料成本回归理性,改善钢铁企业盈利空间。在市场机制约束下,钢铁行业将在绿色低碳、结构优化等方面发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提振市场信心

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巩固好粗钢产量压减成果,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连续调控粗钢产量是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体现,是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粗钢产量压减成果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王国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粗钢产量压减的延续实施,有助于行业更加良性健康发展。当前,整体钢铁需求偏弱,房地产用钢需求仍旧承压,疫情多发、封控加严影响工程及生产进度,实际建筑项目采购需求有所延后,制造业用钢需求也存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粗钢产量压减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一季度,在京津冀错峰生产、冬奥会、两会等限产约束下,我国粗钢产量实现了同比减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3月,我国粗钢产量24338万吨,同比下降10.5%;按照统计产量测算一季度粗钢产量减量为2855万吨;3月份粗钢日产284.8万吨,这是在京津冀取暖季错峰生产限制结束半月复产恢复的结果。

王国清分析,粗钢产量压减目标的明确,有助于缓解供应压力。今后如果没有粗钢产量压减政策的硬性约束,4月份粗钢日产或将上升至300万吨左右,对目前需求偏弱的市场来说,供应端的压力将会上升。

粗钢产量压减延续,还将对原料端需求产生抑制,有助于原料成本回归理性,钢铁企业盈利改善。

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2022年粗钢产量压降有助于抑制铁矿石价格,在粗钢供给见顶的格局下,产业链利润有望再度向钢厂端倾斜。

当前,铁矿石、焦炭价格居高不下,钢铁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钢铁企业部分品种吨钢毛利在亏损边缘。“后期原料价格回归,将有助于企业成本下移,盈利空间改善。”王国清说。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发改委表示,在粗钢产量压减过程中,将牢牢把握2022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碳达峰碳中和长远目标节点要求以及钢铁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平稳运行等因素,在保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积极性,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用地等相关法律法规。

“在2021年钢铁行业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之初,社会上存在一些质疑,产能产量双控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张龙强说,“十四五”开始实施的产能产量双控政策是基于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统筹考虑全国产能、产量情况,进一步分区域分类调控,避免“一刀切”,将有效推动各区域内钢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

王国清表示,在市场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下,钢铁行业将在绿色低碳、结构优化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钢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孟玮表示,在粗钢产量压减过程中,将坚持“一个总原则,突出两个重点”。

一个总原则就是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在保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积极性,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用地等相关法律法规。

突出两个重点就是坚持区分情况,有保有压,避免“一刀切”,在重点区域上突出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粗钢产量,在重点对象上突出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目标就是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中钢协4月19日晚发文表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如何保持供需的平衡。钢铁行业要适时调整生产强度,建立市场供需的新平衡。企业要在提高供给质量、节能环保、加快超低排放改造上下功夫。

张龙强认为,如果钢铁行业连续调控粗钢产量3年,即便2024年以后不再继续调控,随着能效提升和结构持续优化,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将低于2020年或与之持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