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连续3个月维持不变。

降准后LPR为何没降?

4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德邦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指出,从历史上看LPR调降需要的条件,一是通过MLF操作利率下调,带动LPR下降;或是通过全面降准的方式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以此实现LPR下降。

民生银行最新点评称,本月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均保持不变。从原因上看,一方面,4月15日,央行等额续做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1500亿元1年期MLF,中标利率均保持不变。另一方面,银行仍存在负债成本压力。本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将于4月25日落地,每年为金融机构节约资金成本65亿元,利率自律机制鼓励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上限,均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但参考过往经验,去年两次降准0.5个百分点,共为金融机构每年节约资金成本280亿元,叠加优化存款利率自律定价形成机制、推出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等,综合带动了去年12月1年期LPR下降5BP,但5年期以上LPR仍未变。近期降准等举措仍未使银行达到点差压降5BP的最小步长,LPR报价保持不变。

对于降准但LPR未变的情况,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之前也进行过解读。比如2020年3月央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但3月一年期LPR没变。

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表示,3月中旬宣布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每家银行的影响不同,部分银行已因此下调了自身报价,但尚未达到使LPR整体下调的阈值。LPR以5个基点为最小调整步长的计算规则是较为科学合理的,这种机制下,LPR不会因为个别银行报价的随机变化而出现频繁的波动,一旦调整就有比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货币政策下一步会如何发力?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LPR保持不变,不影响为实体经济降成本;近期降准等举措仍未使银行达到点差压降5BP的最小步长,LPR报价保持不变;LPR报价虽未变,但金融持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未来,货币政策预计会继续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

广发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降准后尚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央行继续调降LPR与MLF利率的可能性。一则国常会、央行一季度金融数据新闻发布会仍强调“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二则在出口偏强、中美实际利率偏阔的阶段,仍属央行难得的完全不用顾及“不可能三角”的操作窗口,再往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偏大。

海通证券则指出,存款利率政策的调整,加上本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为银行让利创造了更多条件。但该机构认为,降息不会成为央行今年的常态操作,尤其是对MLF和逆回购的降息或更加谨慎。背后原因并不是中美利差收窄带来的外部约束。我国货币仍然是新兴市场货币,在中长期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均衡的问题,所以我们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2019年以来,我国逆回购利率已经从2.55%降到了2.1%,接下来即便有政策利率调整,幅度也比较有限。

东亚前海证券认为,市场对降准之后的降息关注甚深,但目前来看恐难降息。一方面,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国常会提出“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降低拨备率可起到一定程度代替降息的作用;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下,中美利差承压,降息可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外资流出。尽管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但依然要兼顾内外平衡。因此,短期来看,降准或将通过压降LPR利率的方式降低贷款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起到降息的效果;长期来看,央行依然存在通过定向降息和再贷款利率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的可能性,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