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世界电动车和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成为一大环境问题。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主席、隆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涂建华关注在“双碳”目标下,民营制造业如何开展绿色转型的问题。围绕自己参与的领域,提交了关于壮大新能源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业、实施废旧锂电池高效回收及综合利用等几份提案,关注如何服务好“双碳”目标,做好绿色生产。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但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安全拆解、环保处理、利用用途、产品质量及资源化技术路径,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涂建华表示,废旧锂电池回收与利用在回收法规的执行程度、回收管理体系完善程度、回收产业技术路径明朗程度、回收主体责任与商业模式的确定、动力电池数据畅通程度方面均存在问题。

在回收管理方面,由于回收管理体系尚未完善,难以应对未来大规模私人车辆电池退役浪潮。目前大部分可回收动力电池来自批量退役的营运车辆,家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量较少,且回收网点分散,回收量少,难以形成规模,导致单车废旧电池回收成本高昂。

对于企业而言,因回收量不足,多数相关企业仅为布局阶段,且综合利用路径多样,单种类电池规模不足,市场经验及相应商业化论证不足。同时,动力电池数据不畅通,回收企业的技术难度大。不同种类锂电池装机量不断变化,对未来废旧电池处置带来了更大挑战。拆解企业难以获取不同类型电池的全量数据,对综合利用途径的选择局限较大。

“伴随相关原材料稀缺进一步提升,废旧电池综合利用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对此,涂建华建议,出台更具支撑力和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约束非正规废旧电池回收行为,增加其违规、违法成本。出台政策鼓励电池生产企业自建或合作建立综合利用企业。同时,厘清废旧电池回收主体责任。在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商业模式试点,探索回收主体责任分工,确定不同环节的电池产业链企业的责任。

在探索新型商业模式上,他表示,针对汽车制造商延伸至综合利用形式,采用逆向物流方式,按服务站→4S店→汽车企业的层级回收和专业化处理,实施动力电池溯源管理;针对其他种类,增加区域废旧电池回收中心,为分散回收网点与综合利用企业间建立中转分拣站,在一定范围内设置简单分拣、打包、中转中心,便于综合利用企业采购特定种类废旧电池,降成本,提高回收方产出品附加值。

涂建华还建议,加强报废电池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与实践,支持产学研联合,发展循环再生产业。鼓励高校、研究机构等资源与产业内企业进行实践试点合作,综合考虑环保治理与产业长期发展等因素,借鉴欧美先进经验,突破多项退役电池处置瓶颈技术,加快我国电池回收技术及工作模式的探索。(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实生 聂颖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