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活动中,各地大中专院校、基层文化中心、各级文化场馆应大众需要,设立红色书屋,并带动起一股阅读红色书籍的热潮。红色书屋中的书籍、报刊、杂志与音像产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塑造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具有很强的引导性与教育性。通过设立红色书屋,引导人民阅读经典红色作品,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能在观看、交流、学习中深化对党史的学习、加深对党的感情,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历史上的“红色书屋”
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将红色思想传播与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文化惠民相融并进,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先生曾指出了我国古代藏书楼与现代新型图书馆的区别,他说:“古代图书馆不过是藏书的地方,管理员不过是守书的人。他们不叫书籍损失,就算尽了他们的职务。现在图书馆是研究室,管理员不仅只是保存书籍,还要使各种书籍发生很大的效用,所以含有教育的性质。”李大钊在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毛泽东与许多革命先辈先后在此担任助理馆员,北京大学图书馆从旧式的藏书楼开始转变为新式的图书馆,也在诸多先驱的推动下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文化阵地。毛泽东曾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自述道:“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这样一个传播新思潮、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使毛泽东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并得到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的帮助,为他迅速完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从周恩来的留法支部图书馆到恽代英的利群书社、方志敏的南昌文化书社,还有天津工人图书馆、唐山工人阅报室、萍乡煤矿阅报室等,这些秉承着公共、开放、共享理念的红色图书馆、书社与阅览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共产党人革命力量的组织发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封建时代的藏书楼相比,红色书屋秉承着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的基本理念,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殿堂、红色传统的沃土与向所有读者开放的公共学习场所。
红色书系的文献与艺术价值
红色书屋中的各类图书兼容并包,中外文化共存,其中以红色题材的书籍为主。在各级学校及社区主办的红色书屋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等故事性较强的经典红色书籍最受欢迎,它们秉承了红色题材的文学传统,展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斗争,以红色精神的凝聚力与精神力量将不同阶层的人民动员起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珍贵精神资源与丰厚精神力量;在这些经典红色书籍外,被誉为“中国首部新红色理想主义长篇小说”的《第39天》、具有成功电视剧化经验的小说《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士兵突击》《零号特工》《生死线》《我的团长我的团》也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既有强调主人公在革命与建设历程中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神,也有中国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国家,将时代精神不断加以传承、发展、弘扬、创新的历史。这些叙事作品在艺术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有了新的突破,在红色精神的当代表达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开拓和创新。
在相关展览、展厅、纪念馆、陈列馆等一些文化场馆的红色书系中, 整齐排列在党史书籍的陈列架上。这批书籍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党史故事与文化场馆结合,利用融媒体新技术,借助官方网站、新媒体及平台,以文字、图像、视频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将经典红色故事展现出来,可以令观众在立体全方位的阅读感受中深刻领悟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融媒体时代以电子媒介
提升红色书籍阅览体验
互联网时代,电脑和手机上的文本信息铺天盖地,电子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很多出版公司在积极地进行着多媒体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经典并没有随着时代和媒介的发展而成为被封存的历史,它始终是鲜活的,当下的,被理解、阅读与传播着的。在融媒体时代的阅读中,红色经典与新媒体的结合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多种多样的优势,其结果就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与更广的空间跨度上,都能为红色经典书籍发掘更多潜在受众。红色经典原作仍在互联网上被不断阅读、观看、欣赏、传播,并成为当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一种重要资源。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国各地以新兴电子媒介引导更多读者,尤其是青年与学生群体阅读红色书籍,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成为红色书屋建设中的重要举措。红色书屋是正能量的加油站,是读者建好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电子媒介上的红色书籍既有纸质版书籍的电子格式,也有同时具有音乐、图像、文字、超链接等多媒体内容的融媒体书籍。其中,纸质书的电子版本将只能在有限时空中阅读的书籍移到了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观众得以按照不同类型范畴将红色书籍的数据库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快速检索、连续传输,因此书籍内容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大大加快,电子书的引入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受众交互交流的功能也更加强大;多媒体内容则以多感官综合的过程直接改变了红色书籍的阅读经验,多媒体与链接令读者在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文本之间跳跃,令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思考之中的深入程度都得到了空前提升;一些采用多媒体互动技术的电子红色书屋,更方便地通过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手段,以连环画、视频资料、音乐与录音资料等内容对建党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回顾,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数字读本。今后,红色书屋还将与新技术结合,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学习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化修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
让红色精神在阅读中传承,是对红色精神最好的体会和保护方式。红色书屋不仅仅是整理、保存红色书籍的新形式、新手段,更是在新征程中使红色文献走出历史,在基层履行其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与为党和人民所用的全新手段。它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教育提供了新的文化空间。
(欧阳俊哲系景德镇陶瓷大学图书馆馆员,白小燕系江西景德镇市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