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提到“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三大乡村产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

在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下,地处甘肃省陇南市东南部、曾是第一批国家级贫困县和甘肃省58个特困片区县之一的康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在保持乡村原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把全县35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依靠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路子,谱写着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的崭新篇章。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助推脱贫攻坚

“石山插在云中间,碎田挂在林里面。”康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山大沟深、交通闭塞,2013年底贫困发生率高达37.04%,是甘肃乃至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但该地区也拥有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优势,为此,康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聚力让游客呼吸新鲜空气、观蓝天白云、游美丽乡村、住特色民宿、玩山水田园。

康县坚持把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作为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落脚点。据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沈小煊介绍,康县把乡村旅游作为惠民富民的生态产业,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感受型、生态农庄体验型、特色农业观光型、环保工业展示型、景区休闲养生型五大乡村旅游品牌,推出了康中农业体验观光游、康北历史文化游、康南生态风情游3条精品旅游线路,接续实施“十村百户千床”“百村千桌万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已带动2468户贫困群众依托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让更多农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鼓起了钱袋子。5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12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98亿元,9.7万人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增收。

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将生态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是康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突出特色。康县坚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大力推行“意识教育生态化”“旅游产业生态化”“消费观念生态化”等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融合生态、生产和生活,形成了全新的乡村生态旅游。

以文化为旅游赋能,有力促进了康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康县充分利用和转化文化建设的成果,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深度互动。立足于乡村文化,康县以美丽乡村为载体,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促进乡村旅游拓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质,从而促进百姓增收致富,真正把康县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让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全线出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台载体,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康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是中国北茶马古道走廊,又是当年陕甘川游击队总部根据地,还拥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康县,文化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沈小煊介绍,康县十分注重保持原生态风貌和保护古树名木、古街古庙、古房古楼,让每一个景观、村庄都有根有魂,让每一位来这里的游客都能体会到乡愁的味道。为留住乡愁、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在无项目资金的情况下,康县有效利用资源,陆续实施“历史再现”工程,启动收集村庄旧时器物,精心复制还原农耕、传统文化实物,利用农村闲置房建成风格各异、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村史馆、农俗博物馆、乡村展览馆。

“游客可以通过一件件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老物件,如驱赶野猪的响器、悬挂在火堆上烧饭的鼎锅、用来背水的木背桶、收庄稼时的工具、养蜂用的蜂斗、几十代人的家谱祖训,真实感受到一个村庄的历史变迁。”沈小煊说。

目前,康县村史馆数量已达57个,为发展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形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旅游的抓手。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康县拥有独具特色的秦陇文化、巴蜀文化、氐羌少数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游客来到康县能感受到悠久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和丰富独特的非遗民俗文化。“女娶男嫁”、康北唢呐、梅园神舞等非遗为康县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康县还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实施农村文化体育设施提升工程,不断改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条件,丰富城乡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增强了文化供给能力,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目前,康县实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县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0个农家书屋全部达到了三星及以上标准。康县还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拓展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在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戏曲进农村等惠民演出的同时,围绕茶马古道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举办“乡村文化旅游美食节”“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做到“乡乡有美食、村村有看点”,也保护了农村文化根脉,留住了乡音乡愁,不断拓展康县乡村旅游品牌。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康县将着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彰显现代文明、宜业宜居宜游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同时,努力讲好康县的旅游故事,做好康县的文旅融合大文章,从理念、产品、服务、品牌等方面提质增效,构建“处处皆风景、时时有服务、人人都参与”的旅游新格局。(本报实记者 王伟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