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旅人一如既往冲在前

“早上好,昨晚一切正常,这是工作记录本。”3月18日一大早,山东省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徐晓来到台市芝罘区白石街道办事处工作点位——疫情防控区楼道一隅,与夜班同志完成工作交接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个板凳、一个工作记录本、一支笔、一杯水,一天的工作中他将承担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服务,协助疾控人员上门核酸采样,帮助隔离人员及时反映、解决生活需求。一件件落实到位,一项项记录详细。

方寸之地是责任,最是担当显忠诚。徐晓正是台市文化和旅游局“文旅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185名下沉社区队员之一。电话问询、信息采集录入、开展“敲门行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文旅先锋”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良好风貌。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各级文旅部门第一时间行动,按照各级党委政府部署要求,统筹谋划调度,研究防控具体举措。

3月10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机构及各类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深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落细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要求;密闭场所要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和更换,做好有效通风换气;备足消毒液、一次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山东文旅系统是一支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队伍。面对疫情,各级文旅部门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用党史学教育的成果武装头脑,用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自我激励,勇敢地在一线扛起防控旗帜。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狄燕,也是该局的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为第一时间抓落实,她的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面对疫情,全市文旅系统党员干部勇敢逆行,义无反顾守在防疫一线,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狄燕说。期,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实时关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及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调整情况,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同时,积极配合泰安市委疫情指挥部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排查信息,确保信息排查全方位、无死角。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从事音乐专业研究的杨文亚,虽然因疫情原因无法跟家人团聚,但她全身心投入单位的防控工作。“一人难挑千斤担。防控各项任务的完成,都是我和同事一起努力的结果。”杨文亚说,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第一时间部署成立疫情应急指挥小组,同时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单位人员行程管控、业务活动管理、外来人员信息收集、准备充足的物资,并设置留观室和专门快递收发区域。同时,他们大力提倡“两个净”:保持工作环境干净,定期清洁消毒;保持个人干净,减少聚集,常洗手。

此前,潍坊市面临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快速反应、主动作为,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展现“文旅铁军”精神

3月11日,按照相关要求,潍坊十笏园博物馆实行24小时全封闭管理。因地处管控区,其他同事无法到达单位上班,此前值了一晚夜班的共产党员卓勇,主动申请继续在单位值守。他说:“关键时候,党员得带头。”卓勇告诉记者,选择值守,不是因为脑门一热,而是2020年他曾参加当地“四进”工作组,对防疫工作有经验。

同卓勇一起值夜班的共产党员刘玉华,也主动提出继续在馆内值守。刘玉华说:“我来十笏园博物馆7年了,感情很深,一草一木,都在心里。每天不看看,心里就放不下。”7天7夜,十笏园博物馆的几位干部职工吃住在馆里,守护着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15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动员省直文化和旅游系统认清严峻形势,明确防控任务,落实各项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切实织密织牢文旅领域疫情防控“封锁线”,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单位第一责任人、第一负责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表示,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侥幸心理。文化和旅游领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领域。要清醒认识这次疫情形势的严峻、复杂,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增强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

河北:文旅“志愿红”成为防控最美底色

3月18日下午4点,天空雪飘如絮,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8名工作人员按照预定时间,穿好隔离服,在完成工作交接,检查转运装备等流程后,分成3个工作组向各自分包社区出发。当天他们要完成新开路13个社区、6万多名群众核酸试剂样本的转运工作。

春寒料峭,雨雪骤至,危险与责任同在,爱心与守护同行。在社区核酸检测点、无物业小区卡口、一幢幢居民楼中……一个个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的廊坊文旅人奔波在冷寂的社区和街道上。3月15日,廊坊市全域严格实行封控管理,廊坊市全面进入应急状态,廊坊文旅人坚决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措施,积极下沉基层,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白雪之中,这抹红色格外暖人心。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积极谋划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召开调度会,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包联责任制作用,抓好分包县(市、区)和局属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面向全市文旅行业发布《关于扎实做好当前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时关闭全市586家文旅企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许建军表示。截至3月20日,廊坊市完成第七轮全员核酸检测,广大文旅人“风餐雪守”,24小时坚守在无物业小区卡口;细致“扫楼”,一家家敲门确认是否有核酸检测遗漏者;组织核酸检测,遇到老孺妇幼帮忙协调到队伍前列……一帧帧画面,描绘出廊坊文旅志愿者的担当。

3月以来,河北石家庄、邯郸、廊坊、沧州、唐山等7市相继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按照防控要求,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多次研究部署相关防控工作,严防疫情通过文旅场所进行扩散。3月22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从严从紧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的极端重要;坚决从严从紧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措施,对旅游景区、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室内场所、文旅活动等提出严格要求;各地文旅部门要持续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落实包联责任,加强督导检查。

沧州疫情发生以来,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向全市文化旅游行业从业者发出了倡议书,号召大家服从统一调度,有序开展志愿服务,全面配合社区防控,助力全市疫情防控。

今年44岁的王韬在沧州市运河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他第一时间和同事“披挂”上阵,成为冲在一线的志愿者。他们“战斗”的岗位在沧州市运河区河西北街。每天早上5点半,王韬和战友们就要到达工作岗位,协助核酸检测、运送核酸检测样本。有一次他把核酸检测样本送到医院后,趁着医院清点的工夫,在轮椅上眯会儿却真睡着了。王韬表示,虽然很辛苦,大家心里觉得踏实、满足。沧州是一座侠义的城市,面对疫情,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凝聚起大家的力量,沧州就一定能迎来明媚的春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18日晚,河北唐山突现疫情,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迅速行动,吹响防控工作“集结号”。按照防控要求,3月19日上午,全市范围内旅游景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规划馆、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文旅场所全部关闭到位。

“收到,我参加”“收到,我参加”……3月19日当天,唐山市图书馆馆长穆桂苹第一时间在工作群中向全体馆员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员工下沉社区,加入到防控志愿服务行列。“馆员们积极报名参与志愿防控,让我特别感动。”穆桂苹表示,当晚大家就与所住社区联系,20日一早,唐山市图书馆58名职工全部完成社区报到。信息录入、秩序维护、后勤保障……3天时间里,唐山市图书馆馆员共进行疫情志愿服务76人次、500小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唐山文旅人的担当。

3月21日,穆桂苹因为所住单元楼出现次密接人员,整栋楼被封不能出来。她仍心系抗疫工作,主动请缨,承担起本楼内垃圾清运工作,疏导居家隔离人员的恐慌情绪,并积极为防控工作出谋划策,一起搞好社区志愿服务。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疫情,河北文旅人勇担责任,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积极下沉基层,助力疫情防控,展现了河北文旅人的时代风貌。下一步,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督促旅游景区和文化场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实化响应流程、应急措施、处置规范等内容,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响应水。同时,严格落实省包市、市包县、县包点的包联责任制,灵活采取线上调度和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督导检查,全面排查疫情防控工作可能存在的短板和漏洞,科学分析研判本地区疫情形势和风险隐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陕西:挺身而出守护人民

“如果突发疫情,该怎样更好地丰富全市群众线上文化生活?”带着这个问题,陕西省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张磊找到单位分管领导,并结合实际提出“策划一批线上文化展演活动”的建议。

随着期宝鸡城市管控进一步升级,这些想法变成了全市117项线上文化展演和分享推广活动,并在3月13日宝鸡文化微信公众号统一公布,社会各界对此好评如潮。一个简单想法,最后变成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食粮,这背后不仅仅体现的是文旅人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守,更体现的是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一切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

“科长,局里要是有抗疫志愿服务或者党员干部上防疫一线支援的任务,一定要安排我。”这是张磊3月10日中午发给单位人事科科长的微信内容。随后,他成为了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60名下沉一线党员干部志愿者中的一员。

虽然疫情让宝鸡暂时“按下了暂停键”,无数凡的人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千家万户,用爱温暖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宝鸡文旅人始终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旅人的使命和担当,向全市人民展现了文旅人敢打硬仗、甘于奉献、吃苦在前的精气神。

3月13日4点20分,张磊和出征的同事到达金台区中山路西路街道核酸采样点位。组织群众排队、帮助群众注册二维码、搀扶老人……张磊和他的同事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14点左右,张磊看到同事孙晓妮发的一条为疫情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帮助的朋友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宝鸡市广播台、市电视台记者席地睡在床垫上的画面。他急忙拨通了孙晓妮的电话寻求帮助。16点30分,60件行军床已联系到货源,需要协调运输、装卸货等问题。张磊迅速联系货运车辆,主动向宝鸡市疫情防控及交通部门报告情况,争取支持。从14点拨出求助电话,到21点把60件行军床运至宝鸡市广播台、电视台,仅仅用了7个小时,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最温暖的守护。

爱心,种下便会不断发芽。截至3月15日,张磊和同事先后为宝鸡市广播台和电视台协调捐赠行军床60张、桶装水100件、瓶装水100件,防护服、面罩、手套各100件,为疫情防控期间抓好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只是宝鸡市众多文旅工作者抗疫的一个缩影。“点滴微光,可成星海。”张磊说,希望在疫情之后,更多的人来到宝鸡,直观领略“青铜器之乡”的文旅魅力。

(统稿:鲁娜、采写:苏锐、范海刚、李秋云、秦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