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进校园活动暨山东省文化馆“蓓蕾艺术工作站”文艺演出走进济南外国语学校。来自山东省文化馆的文艺志愿者和济南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共同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一首《春风十万里》拉开了演出的序幕。青年演员董彦彬带来了快板书《书生与狼》,为学生们讲述了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随后,来自济南外国语学校的诸城派古琴传承人郭旭峰与他的同学们共同表演了曲目《阳关三叠》,让在场师生感受到了古风古韵。整场演出节目形式多样,引人入胜,舞蹈、古筝独奏、杂技、魔术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现场一次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济南外国语学校校长刘新利说,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发布。《通知》要求通过创新利用阵地服务资源、推动优质服务进校园、推进“文教合作”机制,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教育界长期以来盼望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不仅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间扎根,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进校园这项工作,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山东省文化馆副馆长王芹说,《通知》提出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积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化素养培育,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创新。
山东省文化馆于2017年3月开始在全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进校园活动暨蓓蕾艺术工作站项目。活动核心内容是通过蓓蕾艺术工作站建设,组建故事会演讲和艺术普及团队,在全省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故事演讲、艺术鉴赏、文艺普及、艺术培训等活动,为学校打造传播传统文化的“直通车”。
山东省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赵新天介绍,蓓蕾艺术工作站以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通过蓓蕾艺术工作站的建设,整合文化馆与学校的文化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促进文化教育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山东省文化馆已联合相关机构,在全省建成22个省级蓓蕾艺术工作站,52个市级蓓蕾艺术工作站,1500多个县(市、区)级蓓蕾艺术工作站,各级工作站数量总计超过1600个。
山东省每年选派文化艺术工作者、志愿者5000人次以上,组成多种形式的故事会演讲和艺术普及团队,在蓓蕾艺术工作站进行文艺普及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文艺鉴赏,提高审美水平。各地市、县级蓓蕾艺术工作站也会自行组织开展故事演讲、艺术展演、文艺培训和讲座等文化艺术普及活动。
“‘双减’政策发布实施之后,各地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文化艺术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赵新天认为,《通知》的发布,恰逢其时,有助于解决一些家长的困惑,帮助孩子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德州市德城区的学生家长刘飞昱,对《通知》鼓励文化项目进校园非常认可。“我们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恰恰是基于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刘飞昱说,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在这一时期非常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借助一个常态化的平台,到校园进行资源分享和传递,也希望学校和相关公共文化机构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和光彩。
据了解,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等文旅资源进校园过程中,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明确提出,具体活动环节,要深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落细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消毒等防控措施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预案,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准确报告情况,并快速、科学、有效应对和处置。(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