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同时其本身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因此,语言学与文化意识培养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长久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惯于将关注点放在英语国家的文化方面,相对的就长期忽略了英语教学中对本国文化的渗透。随着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增强,中外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密切,中华文化的魅力为世界所关注和青睐,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越发重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中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和挖掘。因为中外文化交流不仅需要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及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同时更需要对本国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对本国文化的准确把握才是未来我国文化输出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颇具创新地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选择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更加说明当下以及未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对本国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必然趋势。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意识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载体乃至教学策略和考核方法上,都忽略了对本国文化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缺乏中国文化的培养意识,已经逐渐成为遏制我国高等英语人才培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输出的重要因素。首先,大学英语教学观念上,师生功利色彩浓厚。大学英语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固化思维的影响下,长期将英语四六级等考试作为英语教学和学的主要目标,而这些证书考试的考核内容对于我国本国文化知识涉及相对较少,因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地忽略了对本国相关文化常识的涉猎。其次,高校英语教材文章内容多半取材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原版英美报刊书籍,主要介绍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和社交思维,对于母语文化的介绍少之又少,没有形成文化对比,对本国语言文化和社交惯的片面知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全面理解。最后,我国高校缺乏中国文化和汉语教学相关基础公共课程和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一般都是英美文学相关的外国文化拓展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对英美语言文化纯粹的教学和关注模式下,中国本国语言文化在英语学中已被边缘化,中国文化对于英语教学和学的价值也被忽略和轻视。

实际上,中国文化意识培养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更有效地学英语和理解英美文化俗,还能在中外文化频繁交流的当下有效提升跨文化交流水,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所提出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升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优秀文化输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训练并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二语言得理论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英语和英语交际能力。第二语言的学是无法脱离母语的,只有在母语相关文化的辅助下,第二语言英语的语言内涵和交流技巧才更容易被学生领悟和掌握。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意识培养有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外文化交流需要我们准确定位本国语言惯和文化俗与外国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这样才能在日常英语交流中把握好分寸和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最后,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意识培养,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对外输出。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养成和坚定,最终都能体现在其英语语言交流细节中,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帮助对方了解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的交流是互相的,高等英语人才应当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要承担起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而绝不应只是对英美文化单方面的学和对内传播者。

中国文化意识培养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意识培养,应当把握基本原则。第一,要坚持实用原则。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国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学服务,因此并非所有的中国文化都要渗透其中,而是能在中外文化对比中,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惯和内含的本国文化知识。第二,坚持适度原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量度和方法要适度,大学英语教学归根到底还要以英语教学为主,不能主次颠倒。第三,坚持文化对比原则。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国文化的渗透主要是作为与西方文化的对比,这样才能在了解彼此文化内涵的过程中,让学生既传承本国文化和了解西方文化,又能够自觉尊重两国文化差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要贯彻渗透进大学英语整个教学体系中。首先,当下高校及大学英语教师要改变和创新英语教学观念,提高对本国文化的关注度,重视本国文化意识形成对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重要价值。教师要摈弃功利教学思想,不以证书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效果和继续教学的唯一标准。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知悉本国语言文化惯和社交礼仪与英美文化的差异,更准确地定位中外文化,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价值观。其次,大学英语教材应加强体现中国文化渗透和导入。第一,在保证英美文化教学内容质量的基础上,增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俗的文章篇目和主题章节,并将其渗透进英语教学的阅读、口语、听力和翻译教学中。第二,除了教师教学中对中外文化语言的对比介绍外,教材自身也应适当增设中外文化对比内容。第三,大学英语教材应设置中外文化交流实践活动课题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和创新教材内容。同时,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手段,以达到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以此为目标进行中国文化意识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将中国文化渗透进英语词汇、句子、篇章、话题讨论中,通过中西方特殊语言文化惯的对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在教学手段上,高校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校园广播、校园文艺活动进行中国文化宣传,让学生牢记初衷,以传播本国文化为己任进行英语学和实践交流。最后,在课程设置上,高校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都应鼓励学生选修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课程,让学生通过专门系统学本国文化,去提高本国文化素养和知识能力,在此基础上与英语学融会贯通,自觉提高中国文化意识。另外,在大学英语日常教学考核中,其考核内容应如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一样向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和俗倾斜,用英语来阐释中国文化,不仅能检验学生的英语能力,还能促进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要渗透进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应当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国文化意识,以此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也是我国当下优秀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和教师要做好自我建设,坚定立场,认清局势,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观,让学生在英语学中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有效提高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陈 静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讲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