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市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位于上海嘉定区的天泽精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制造业供应链上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但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捉襟见肘。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2022年以来,在疫情多点多面反复、线下活动受到限制的背景下,部分行业企业面临收入不足和支出刚性双重挤压,经营较为困难,迫切需要金融机构“再拉一把”,切实增加经济主体手中的“真金白银”,稳住中小微企业基本盘,提高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等风险冲击的能力。

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23条”),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加强政策宣传四个方面,提出惠企利民纾困的23条金融政策举措,在稳预期、强信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经济体量大,对全国进出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全球金融市场都有很大影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第一时间督促落实疫情防控相关金融举措。

急用先行,稳住中小微基本盘

3月9日,还是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工行上海嘉定清河路支行的客户经理就接到了企业客户的求助。

客户天泽精密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天泽精密技术”)是上海嘉定区一家精密模具供应商,其生产的精密模具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通信、汽车、数据处理、医疗器械和工业机械等诸多领域的产品制造。

作为上海市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天泽精密技术是制造业供应链上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受到国内外疫情影响,客户的产品无法正常交付,货款回笼时间较长;同时因上海市疫情防控,为保障后续订单的正常生产,天泽精密技术考虑开展封闭式生产,让员工吃住在厂区里。回款时间较长,又要支付员工工资,企业资金捉襟见肘。

了解到客户的迫切需求,工行嘉定支行用2天时间完成了企业融资业务流程,在企业法人出差回到上海的第一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合同的签订,900万元贷款成功放款,天泽精密技术收到了这笔“救命钱”,顺利发放了员工工资,确保了生产延续。3月以来,虽然生产规模减小,但天泽精密技术的生产未曾断档,保障了下游3条供应链的稳定供货。

据记者了解,在收到市政府复工复产号召后,企业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护和封闭生产,同时紧急调配资源,逐步扩大生产,目前上岗率已达到70%左右。

实际上,资金周转紧张、经营成本增加、担心银行惜贷断贷是大多数小微民营企业在此轮疫情中最为担心的问题。

以金属材料、通用机械制造行业为例,记者采访了解到,受国际大宗货物价格上涨影响,金属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金属材料及机械制造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部分企业原材料价格上升,而长期合作协议下出售产品价格固定,导致企业利润极大压缩。

为持续保障疫情期间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工行嘉定支行持续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有还款困难的企业,切实做好无还本续贷工作,不盲目抽贷、断贷,全力帮助企业稳定资金流,稳生产,稳岗位,助力企业恢复正常运转。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第一时间督促落实疫情防控相关金融举措。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于困难行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加大力度支持复工复产,更多发放信用贷款。要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延期还本付息、无缝续贷等支持,灵活调整审批流程、提高线上金融服务效率。同时,落实好受疫情影响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的有关规定,做好征信保护。

上海全力落实23条,确保政策服务不断档

2022年疫情再次来袭,部分中小微企业受到影响,短期经营困难,资金压力增大,存在比较迫切的融资和用款需求。

尤其是上海地区,由于上海经济体量大,对全国进出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全球金融市场都有很大影响。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为更好贯彻落实23条等金融政策举措,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开通金融纾困政策咨询热线,确保政策服务不断档、不降温。建立政策落实情况跟踪机制,按周统计开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进展。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负责人介绍,在当下疫情形势严峻的上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在帮助小微民营企业克服困难、恢复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3月以来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6.1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127亿元,环比增幅达67%。今年以来,已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资金91亿元,发放再贴现273亿元,支持市场主体近7000户。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疫情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疫情以来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通过延期还本付息、无缝续贷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该负责人称。

据不完全统计,3月,上海辖内中资银行克服疫情影响累计向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2250.65亿元,涉及市场主体43698户,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为689.32亿元,涉及市场主体39471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240.55亿元,涉及市场主体80916户,其中为普惠小微客户办理203.21亿元,涉及市场主体74105户;办理无缝续贷193.51亿元,涉及市场主体8370户,其中为普惠小微客户办理123.35亿元,涉及市场主体8071户。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居民生活物资保供企业的金融支持。

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负责人介绍,上海辖内银行向681家抗疫物资保供、相关物流企业发放贷款310亿元,其中80%为信用贷款。向餐饮、零售、旅游、运输、民航等受疫情影响的9200多家企业发放贷款628亿元,办理延期还本付息47.9亿元,涉及企业1743户;办理无缝续贷37.4亿元,涉及企业1316户。

助企纾困,政策组合拳发力

实际上,在23条政策出台之前,人民银行总行就已指导上海金融部门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帮助企业纾困。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配合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金融支持举措》,从加强融资担保支持、对困难企业实施贴息、加大普惠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具体举措。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还印发了《2022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指导各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对抗疫医疗物资、居民生活物资生产供应企业和相关物流运输企业资金需求的保障力度。要对受疫情持续影响面临较大困难的行业领域,加大金融支持,综合运用无缝续贷、随借随还贷款、信用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方式,实施线上办理、免申即享等便利化措施,有效缓解相关市场主体的融资困难。金融机构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压贷,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综合市场分析人士观点来看,在当前内外形势复杂严峻,不少行业、企业遇到困难的背景下,23条政策的及时出台,覆盖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关注到了如何保障物流通畅,并涉及房地产市场、粮食和能源安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等多个受困行业企业痛点,以及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问题。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预期十分重要。提振信心有助于激发消费和投资活力,23条政策有四大方向能够稳定市场信心。一是加快步伐扎实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稳住中小微企业基本盘,提高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等风险冲击的能力。三是“以点带面”保障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尽快得到满足。“点”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支持;“面”是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债券融资等金融政策上一视同仁。四是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我国居民家庭七成以上的财富是房产,通过稳房价保障财产安全能够更好发挥财富效应,激发居民消费活力。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建议,后续宏观政策要更加积极。除了金融政策之外,财政、房地产等各项政策要一起形成组合拳、为经济托底,而且政策出台的要更快,从而实现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抓紧复工、恢复生产、恢复正常。从财政政策看,连平建议,考虑到全年人民银行将总计上缴1万亿元结存利润,今年财政力度盘子不小,下一步财政支出应该要加快步伐,在二季度尽快集中落地,直达实体经济,切实增加经济主体手中的“真金白银”,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