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随着“全面改薄”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落实,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由外延发展为主转向优质均衡、内涵提升为主。对一所学校来说,内涵提升不用轰轰烈烈地变革,而是基于校情、学情和问题导向,保持定力、立足细节抓好校园微创新。

内涵提升不能忽视细微末节。走一所学校大门口就能被深深吸引、透过校园围墙就让人好想进去看看的学校,一定有它无形的魅力。细节透露出一所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体现着校长的治校育人水。连表面都不关注的学校,里子也难有内涵。学校应注重开展教室、办公场所、宿舍、食堂、厕所卫生清理和校园绿化提质、美化提效、文化提升“五清三提”行动,营造干净、整洁、绿色、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可建立校领导带班巡查制度,每天对校园管理存在的问题实行日志管理和台账销号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转办,限时整改,不留死角。市、县教育部门可与督学责任区相结合,遴选业务骨干作为责任督学包靠基层学校,服务学校发展。对管理粗放、问题较多的学校,通过会商督促其整改,制度化、常态化全面提升校园环境育人水

内涵提升要坚持守正出新。面对一轮轮的改革,学校难免有点“忙乱”,急于谋新招、开新局、出经验。内涵提升不能一味蹭热度求新度,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要守正,容不得折腾,要防止急功利、形式化、拼盘化。只有因校制宜、符合教育规律的出新,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不至于走偏。学校应统筹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构建自己的内涵发展基本要素模型,将发展提升落细、落小、落实。问题发现是问题研究和解决的前提,也是内涵提升的原动力,构建“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的工作推动机制是很好的措施。学校可建立不同层面的问题征集机制,针对突出问题借助专家指导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改变重点,推进问题解决,促进学校面貌的真实改变。

内涵提升要做强网上文章。当前可谓一个“不可一日无网”的时代,学校要强化教育系统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建设融思想、知识、服务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台,发挥教育先导。加强师生、家长育人引领,大力宣传学校育人工作成效,展示师生活动风采,讲好校园故事,推送优秀教师事迹和家长榜样故事,优化网上教育供给侧内容,增强教育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特别是一些新建学校、薄弱学校更要积极发声,通过一些正向宣传,提升社区群众对家门口学校的认可度。

内涵提升要抓住关键少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时候某个薄弱学校还是那所学校、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就因为换了一个校长就日新月异,甚至三年内便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要抓住校长这个关键少数群体,深化校长治校育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校长现代治理、课程领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盘活资源、改革创新、自我发展等关键能力,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提升。教育主管部门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守住底线、营造环境、搭建台、价值引领等方面,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故事,培养一批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型校长。

内涵提升要配套科学的指挥棒。评价就是指挥棒,指挥棒作用发挥好了,教育事业发展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教育部门要构建完备的教育评价体系,着力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上下功夫。各级教育部门应以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推动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营造优质轻负、内涵发展的教育生态。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工作人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