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从《唐宫夜宴》到《中秋奇妙游》《元宵奇妙游》,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收获无数好评,而在今年清明节期间推出的《清明奇妙游》再次令观众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清明奇妙游》以画作《西园雅集图》为蓝本,以中国古典文学作为纽带,将中国文人的雅集传统和清明节气的自然特征相互融合,既有雅集中的人,又有雅集外的事,共同凸显节目主题“风起清明画屏中”。
近年来,一批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频频出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机,受到越来越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综艺节目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也愈发为业界所关注。
综艺节目不止于娱乐
很多观众都有这样的感觉:近些年的综艺节目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越来越有“味道”了。
以2021年综艺节目的研发制作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分析,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的人有了比过去更多的灵活时间,因而往往会选择沉浸性更强的影视剧来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艺节目的整体流量。然而同时,具有瞬间收视、短暂停留、迅速遗忘特点的综艺节目也正在向剧集学习,将剧情化、戏剧化、纪实感、故事性等内容结合到综艺节目的创作之中,让综艺节目表现出沉浸式欣赏、悬念式期待、连续性选题等特征。
这样的变化趋势让近期的综艺节目日益回归创作、制作本身,让有限的资金可以更多用于加强节目研发、提升内容质量、支持优秀编导团队。这种变化与回归为综艺节目深入挖掘、展现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品位,实现创新突破,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冷凇说,传统观念一般认为电视剧是虚构的、纪录节目是纪实的、综艺节目是表演的,然而未来,融合式的艺术形态会越来越多。“微电影、短视频已经进入综艺节目中,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就突破了传统晚会的思路,进行了去类型化尝试。”冷凇说,“未来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策划,应该具备场景思维、垂直思维、极致思维和美学思维,突破电视节目形态边界的传统认知。”
当然,在这个信息吞吐量指数级增长、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出圈,做好传播功课也非常关键。冷凇用“四维联动”来描述一个完善的传播闭环,即电视荧屏是超级宣推,视频网站是前沿探索,微信微博是“舆论战场”,短视频是精准到达。“每一个中国节日都是社交流量的重要入口,‘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搭上了这班快车,在传播闭环中、在与观众情感的同频共振中讲好中国故事、寄托家国情怀。”冷凇说。
用现代审美观照历史资源
一档致力于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就其形式而言,也应该是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符合传统审美理想的;一档努力尝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节目,就其形式而言,也应该是具有现代审美情趣、符合当代观众欣赏习惯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符合传统审美理想、怎样才算是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对此,似乎很难用精准的语言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然而同时,这一描述的反面又很容易分辨,比如,对于20年前的服装、造型、风格,人们通常能够轻易地从中感受到较为久远的年代感甚至历史感;对于那种蹭传统文化的热度,其实缺乏深厚内涵的“快餐”,人们通常会对其浅薄、浮躁提出批评,这从网友的评论中就不难发现。
正如影视美术设计师刘航所说,定义什么“是”很困难,但识别什么“不是”要容易得多,后者保证了人们能够对审美等问题进行总体上清晰且有效的对话,并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识。“就拿《清明奇妙游》来说,轻盈、简洁的画面构图可控性更强,也与传统美学‘墨痕断处是江流’的留白理念相吻合;饱和度不高、冲淡而不浓烈的画面色调,其韵味与清明的特殊时间节点保持着某种一致性。”刘航说,从观感上来讲,克制、不张扬的构图方式和视觉风格适合长时间观看,不容易让人感到疲惫或“侵略性”。相反,倘若过于追求华丽效果,把视觉元素堆叠得太过臃肿、复杂,就可能会令人感到不那么现代,也差不多就是一些网友口中的“不高级”。“当然,这并不是说现代审美一定不能是浓郁的、炽烈的,比如很多赛博风的作品、舞台在色彩上就非常丰富、大胆。这里的关键是,视听语言必须和内容、主题高度匹配,达到有机统一。”刘航说。
推崇“故事会” 拒绝“陈列厅”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曾指出的那样,中国观众对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打造的光怪陆离的感官效果并不太买账,欧美国家流行的“秀”并不很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和需求,中国观众更热衷于故事。与仅仅展现“奇观”相比,讲故事更能够承载文化意蕴、表达思想内涵。
内容为王、技术为内容服务的道理,说来似乎人人都懂,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从不少综艺节目的自我宣传和实际表现来看,其在提升品质的过程中,对技术的重视有时掩盖了对内容的打磨。近几年,新的媒介技术、影像技术、控制技术不断出现,平台追逐新技术的脚步也越走越快,越来越愿意以先锋技术自我标榜。可是事实上,购买、运用先进技术这种行为,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资金问题;即便是自研技术,也并不必然带来观众满意的节目效果。节目追求高品质、差异化,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技术,一档优秀节目的研发、制作应该更多考虑如何把内容做好,为内容输出匹配相应的、充分的技术支持,而不是尽可能多地使用新技术,让内容屈尊为技术背书。生产理念本末倒置,显然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
编剧斯琴认为,一档成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是“故事会”,而不是“陈列厅”。“节目必须注重文化叙事,将表现对象融入生动的故事、性格鲜明的人物,并投入真挚的情感,让观众在戏剧情境中感受文化魅力,而不是通过生硬的铺陈、展览,乞儿炫富般地把看似炫目、实则同质化的技术,看似高深、实则空洞化的符号塞给观众看。”斯琴说,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代表的那些成功出圈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普遍具有“故事会”特征。不过,站在编剧的角度,综艺节目对戏剧情境的营造还有提升和加强的空间,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展现还可以更加系统、圆融。
斯琴表示,站在从业者生态的角度看,很多创作者(不仅是综艺节目,甚至也包括影视剧的创作者)是技术专业出身,在影像、视觉设计等业务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但其叙事意识、叙事能力未必很强,这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其作品当中。真正把故事说清楚、打动人、讲高级,仍需要不断努力。(本报记者 罗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