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一幕幕恢宏壮观的画面让海内外观众惊艳震撼,洋溢着中国式浪漫,展示着中国特有的文化自信。年来,当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自觉追求,审美教育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当下,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之中,强起来是时代的主旋律,对美的价值追求和如何美起来,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无论是个体还是民族的成长,人生厚度与精神养成都离不开美育的润泽。可以说,趋美向善是一个人应有的价值追求,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是教育应有的向度,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立足新时代新方位,我们需要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增强大众的审美自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某些文艺作品、创意产品或商业广告中不时出现背离主流审美观的现象,受到广泛争议。这种另类的审美观和扭曲的价值观,使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历史观、艺术观的紧迫进一步凸显。相应地,社会大众也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有着强烈的需求。美育成为满足大众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关键环节。

培养昂扬向上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观,是一项关乎未来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需要反复领会其中的精神,并认真落实,发挥好在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中的主阵地作用。

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美育是对人的心的培育,要把美育融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过程,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美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实践表明,美育为提升人的基本素养,为培育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文化创新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因此,学校尤其需要在立德树人中强化以美育人,从学校美育设施、校园环境、课程设置和师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等方面入手构建美育体系。

在实践中,美育既关乎艺术教育,又不止于艺术教育。当前,还有不少学校关注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养成的积极作用,学生家长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各类艺术培训。社会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和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也在不断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可以说,普遍重视艺术教育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但在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和门类中,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审美观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追求非常重要,这一点是学校教育体系应着力加强的。也就是说,学校在美育实践中除了要关注基本艺术素养的提高,还要在理念上注重价值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审美观、艺术观,在人格养成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不会使艺术训练和审美教育在实践中跑偏。

此外,美育应把握时代特点和新的代际群体成长的特殊背景。学校美育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信息时代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科技美的欣赏能力。特别是在培育学生科技美学素养时,帮助学生加深对科技向善的领悟,养成科技伦理关怀意识,而非盲目沉溺于技术狂欢。同时,在美育实践中还要凸显生态文明色彩,使对绿水青山的热爱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追求成为学生的自觉,进一步丰富美育的内涵。

学校是美育的主阵地,需要逐步探索构建个化、特色化的美育方案,把握好美育的时代特点,引导学生自觉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