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古称“龙门”“夏阳”“少梁”,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史学家司马迁的故乡,是一座文化古城,同时也是旅游名城,2006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作为陕西省唯一一家公共图书馆入选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在“融合”二字上下功夫,加强文旅融合阵地建设,延伸服务内容,拓展阅读空间和服务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把文化融入旅游中,促进诗与远方的完美结合,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文旅服务。

强化阵地建设

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21年12月1日,经过9个月的升级改造,司马迁图书馆以崭新的面貌亮相。改造后的图书馆在给读者带来更好阅读体验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旅游景区、线路的展示和推介。

“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思路,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加入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电子文化长廊滚动播放各类电子图书及韩城旅游宣传片。”司马迁图书馆党支部副书记董波介绍,馆内设计制作了韩城文旅地图,利用一键导航功能展示党家村、司马迁祠等5个4A级旅游景区和10个文化服务点位信息。此外,在地方文献阅览室设置博古架,展示非遗及文创产品,全方位推介韩城文化及旅游资源;增设文旅融合资源展示厅,放置韩城各景区宣传册及韩城古建筑、民俗等方面各类画册资料,方便游客深入了解韩城文化。

2021年11月,司马迁图书馆龙钢分馆揭牌,这标志着司马迁图书馆与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共建的4A级旅游景区分馆投入使用。龙钢分馆室内面积400方米,环境优美舒适,并配套有阿法迪图书借还设备,与司马迁图书馆形成一体化网络,实现了通借通还。分馆不仅丰富了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为游客休息、放松提供了新体验。

打造全民阅读品牌

司马迁图书馆依托总分馆体系架构,大力建设景区分馆,点睛核心旅游景区,丰富文化供给。2020年以来,古城状元府博物馆分馆、党家村景区分馆、梁带村芮国博物馆分馆、古城西河学宫分馆等陆续建成开放,它们以“龙门书苑”统一命名、统一标识,是司马迁图书馆在旅游景区开设的旅途分馆,是积极探索“图书馆+博物馆”“图书馆+主题分馆”的初步尝试。

“各景区分馆根据景区特色和游客人群,针对配备了不同种类的图书,并不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非遗体验课、读书沙龙等活动,‘龙门书苑’的落成为我市景区注入了新的文化体验,增添了景区的书香氛围。”司马迁图书馆信息保障部部长强增科说。

“图书馆+民宿”是韩城市开展文旅融合的新突破,让文旅融合更亲民。“我馆和陕文投韩城分公司积极合作,在韩城古城以民宿为依托,借助本地旅游特色,与景区民宿联合,打造文旅融合全民阅读品牌,建立精品示范点,不断拓宽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范围,为读者提供更多阅读途径,有效地推进行走阅读、休闲阅读、全民阅读和文化的传播。”司马迁图书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截至目前,司马迁图书馆在金城隍庙古街隐贤驿、隐居民居艺术客栈、先生的院子等处设置特色民宿流通点3处,内置地方文献、人文历史类等书籍,并不定期举办以阅读、朗诵、谈读书心得为主的读书分享会。图书馆流通点的进驻,为民宿增添了书香与文化气息,丰富了市民休闲度假的旅游体验。

串起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

司马迁图书馆主动把图书“搬”到公园、广场、景区,让书香飘在旅游街区、景区,让广大游客在游览之余,可以深入了解韩城的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司马迁图书馆作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不光要‘美在外表’,更要‘美在内涵’。”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少武表示,在深化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图书馆要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深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建馆40余年来,司马迁图书馆依据本土资源打造的“司马大讲堂”“雪芹说史”“全民讲史记”等特色品牌,在服务读者和市民的同时,通过“专家讲座+线下行走”的活动方式,实现了将韩城历史遗存、文化资源和旅游路线的串联,让广大游客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两年来,司马迁图书馆举办“我是小小讲解员”“馆员讲韩城”“我们的节日”等景区活动120场次;在古城隍庙街景区举办陕西省第二届丝路朗诵大赛、陕西省阅读文化节韩城分会场启动仪式、“中华少年说”等活动;在禹甸园、南湖公园开展“4·23世界读书日”“三秦书月”等各项活动25场次,参与读者和群众2万余人。这些活动的开展,将阅读与旅游巧妙结合,激发了广大市民的阅读积极,引导他们走进韩城景区感受文化魅力,推动全民阅读、全民旅游的双向发展。

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蓬勃发展,韩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更好地服务读者。据悉,“十四五”期间,司马迁图书馆将继续找寻文化和旅游的最佳衔接点,深挖文旅融合项目,用旅游的方式传播阅读文化,以文化的力量丰富旅游,为奋力谱写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田 丽 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推荐内容